前言
今年,Galaxy S4豐富的功能和黑黑的評價讓有興趣的人如置身於迷霧中,
在好奇心衝頂之後...嗯嗯...清醒之後手機就出現在手上了
既然把它當珍禽異獸是我的入手動機,那街頭巷尾的流言蜚語就要暫時擺一邊了。
大致觀感
這次是很特殊的購買體驗...
買之前覺得它被歐美媒體和台灣鄉民抹黑,以至負評如潮;
入手使用數天之後,
我可以肯定得說:"它不錯用,性能好,也很有趣,它一點也不爛。"
也可以肯定得說:"在有趣的背後,總有些小脾氣,不討好與力不從心。"
問我S4有沒有被抹黑...
我會說:"是大家太鑽牛角尖,一點點的差距也可以喊得跟天一樣高,海一樣深"
這系列心得回歸一般人"一人一機"的使用方式,分上下集,
由外而內,讓大家一覽S4的美麗與哀愁。
注:對我而言外型包含UI和螢幕...
如果對S4的外型感到滿意,或是更關心網路上講的發熱、卡頓、拍照之類的,
上手心得-外型
S3+,S3S這些綽號都來自於它的外型。
S4算是琢磨S3而來,其實琢磨得還不錯,建議裸機使用。
我拍的照片會比展示機漂亮,因為展示機都包了一層厚厚的乳膠膜...大幅影響質感。
他的外型像壓扁的S3,也像削掉角的S2;
不過閃閃發亮的邊框配上扎實而且沒有任何毛邊和不規則縫隙的機身,
S3和note2的玩具感在這邊"蕩然無存";風格變得冷冽,給使用者的刺激比前作強烈。
整體來說,裸機使用有相當的爽度,剛拿到手機別急著包膜。
不錯的握感需配上小巧的尺寸才是S4的特色,看照片吧
4.7"的PADFONE2還比s4大一些些;用4.7"機的體積,享受5"大的螢幕。
這...就是S4。
從i9000以來,三星的操作介面相較於它牌柔合,看起來樸實內斂,平易近人。
三星從去年開始把"天然"的元素融入UI設計,所以S3使用帶水聲的水波解鎖做為手機的門面
今年的S4外觀變冷冽,那手機門面會是怎樣勒......
水波變光暈,看起來更高調也更溫暖,剛好中合外觀的冷冽科技感;
溫暖的陽光配上亮晶晶的解鎖音效,為手機增添幾分靈魂的熱度。
內部界面是i9000以降的老風格,保留了樸實內斂的特色;
整體而言,S4短小精悍的外表下有著樸實內斂平易近人的靈魂。
當你細細把玩,感受靈魂的同時,將慢慢感受到它的哀愁。
滿點的組裝工藝之中有著明顯不修邊幅之處;
就像一個人全身名牌、衣服筆挺飾品發亮、穿戴整齊一絲不苟...看起來還是菜菜的一樣
下面這張照片是我覺得比較具代表性的部分
"紅外線埠好歹也做成圓方型吧...長條型的邊框配圓型的點不會怪怪的嗎?"
"還是這東西是臨時鑽個洞放進去的?!!"
可吐槽的種小細節不少;其中一個稍微影響我日常使用:
帶s4出門,我會擔心這個...
沒錯,照像機和背蓋。
它的鏡面與金屬框對齊,只要平放就會刮到,外出吃飯的時候還要抽張衛生紙來墊...
背蓋跟I9000的背蓋觸感類似,難免讓人連結到...容易刮傷的刻板印象;
背蓋上的mark摸起來粗粗的,擦拭的時候要避開,否則不是擦拭布被勾到,就是mark掉字。
上手心得-螢幕
螢幕其實是最不需擔心的項目之一。
總括一句就是"升級感明顯,缺點不影響使用,比瑕不掩瑜更好"。
它確實比PADFONE2的720p螢幕細緻,有升級感。
(因為手邊的相機無法拍出他們的差異,所以就不放圖了)
用發色方面...比起s2和s3的青面獠牙已有相當進步,看下圖就知;
左邊是Padfone2,右邊是S4,兩者都是最高亮度...其實亮度和發色都差不多。
這樣的亮度,基本上可以破除S4強光下的表現的疑慮了
只要陽光不直射就能看到清晰的畫面,正如LCD螢幕一樣。
如果還是怕怕的,看看國外評測照 (出處在此...)...你應該就放心了
可是OLED畢竟是OLED
白色帶點黃黃綠綠,純色不純的問題還在;這是OLED的天限。
除此之外,這次S4多了一個新問題:黑底白字下的紅殘影
在XDA有相關討論,他們也有拍下影片,沒有仔細看不易發現異常。
我手上這台也有,下面的影片就是我自己拍的。
滑動時,選單白線會因為殘影消失,而黑色佈景似乎會"滲"進開關按鈕和白色文字裡,
而殘影是紅的,故稱"紅殘影"。
歸納個人使用3天所見所聞,以上兩個問題只影響大片黑畫面+純色的畫面
像BBS,手機選單畫;
其餘情況皆可忽略...包括看電影也不見紅殘影和奇怪的RGB三色!
待續
外在美的部分差不多這樣,喜歡這台手機嗎?
廷伸閱讀:
三星 Galaxy S4 使用一周心得(下)...體質與特異功能
留言列表